手机网站APP下载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荣审服务范围

  • 全国  电话:400-139-4131

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

服务

审计服务 资产评估 代理记账 高新认定 加计扣除 工商代理

实务

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
最新消息:
关注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高校应制定基于作业成本法下的基本支出预算定额

添加日期:2015年02月10日

  在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预算管理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而根据不同部门的业务特点实行定额管理并力求同类部门之间的公平,是保证高校各项事业活动顺利发展的前提。
  四步确定高校的基本支出预算定额
  预算定额是衔接事业计划与经费预算的纽带,是分配预算指标、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的基本依据。
  高校基本支出是为了保障高校正常运转、完成教学科研和其他日常工作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将预算定额引入到高校,有利于保障高校履行其社会职能的资金需要,从而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绩效及其透明度。
  高校实行预算定额主要是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避免预算编制“钱事两张皮”、“事效两分离”等问题。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在于跟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因此,作业成本法是核算高校基本支出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
  假设高校基本支出是合理且能够维持正常运行的。
  第一步,要分析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确定各部门的“作业点”:第一,学生管理:以在校生人数为作业动因,以职工工时为资源动因,数据来源为学校教务部门;第二,日常办公:以行政职工工时为作业动因,以职工工时和设备使用时间为资源动因,数据来源为人事部门;第三,教师课时:以上课时间为作业动因,以课时量和设备使用时间为资源动因,数据来源为教务部门;第四,学生实习:以实习生人数为作业动因,以实习时间为资源动因,数据来源为学生处。
  第二步,要通过分析高校工作作业建立跨年度作业成本库,建立学校跨年资源分配表,分别计算出各年度各项工作的基本支出数(包括学生管理、日常办公、教师课时、实习管理)和各年度各部门作业量(包括学生人数、实习生人数、职工人数、职工工作天数、课时量、实习天数)。
  根据上述计算得出每年的工作动因分配率,进而计算出当前 年度的各作业平均分配率。根据成本动因量和成本动因分配率计算出各部门的理论成本。
  第三步,通过计算连续年度的动因分配率,得出高校平均动因分配率,从而结合当前年度各部门工作量估算出各部门预计成本。
  第四步,确定预算定额。其中,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人员经费由人事处和计财处根据上年支出情况,考虑相关政策及进人计划进行编制。编制过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和社会保障政策规定及开支标准。聘用人员工资由人事处严格按照用人计划和相关规定开支;学生就业实习工作经费以当年毕业生人数为基准,参照学生实习成本和当年各系毕业生人数,估算出当年各系毕业生生均实习费用。
  之后再根据预计成本明细表测算出的各部门预计成本,减去部门人员经费数,即可得出各部门当年预计的公用经费总数。
  教学部门公用经费定额以在校学生人数为基准,根据当年公用经费总数和在校生人数,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数;其余部门公用经费定额以职工人数为基准,根据当年公用经费总数和在职职工人数,确定人均公用经费定额。
  运用作业成本法应注意几个问题
  作业成本法可以较为真实和全面地反映高校各部门的成本构成,为预算制定提供依据。
  但是,高校在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进而制定预算定额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作业归集难度大。将成本归集到作业,进而将作业作为计量单位,是逐步明细的过程。如何确定作业,进而确定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需要全面掌握高校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
  二是作业计算比较复杂。确定成本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分析和计算作业的过程,需要各部门予以配合和大量数据提供支撑。
  因此,如何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建立成本模型,从而使作业成本更具可操作性,是其中的关键。
  三是公用经费定额明细化还有待加强。目前的核算只是归集到公用经费总数上面,如何更加详细地掌握相关数据,更加明细地定义作业,进而更加明细公用经费下的各项支出,将预算定额到每个明细项目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

荣审服务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

联系我们|执业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与安全|网站地图

本网站归荣审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41755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139-4131

累计在线人数:195327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